对于企业,从专利工作的一般过程专利战略可分为:专利开发战略、专利申请策略、专利利用策略、专利防御策略等方面。
(一)、专利开发战略。主要是指技术开发战略,有三种类型: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实施自主开发战略,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充分运用专利制度保护创新成果,保证自主创新企业对新技术的独占性;注意自主创新技术的不断完善;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恰当地进行技术转让,在适当的时候、向适当的对象进行适度的技术转让。实施模仿创新战略应注意:树立模仿创新的科学观念,模仿创新不同于机械模仿,模仿创新不同于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必须保护知识产权;提高快速反应、学习吸收、技术改进、大批量生产、市场营销等模仿创新能力;科学把握模仿创新启动时机,行动过早,技术和市场需求尚不稳定,模仿难度较大,行动过晚,技术趋于成熟,改进空间不大。实施合作创新战略,必须正确处理以下问题:建立科学的合作创新体制;选择合理的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根据企业及市场、技术、合作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组织模式;规范合作创新的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等予以明确具体的规定。
(二)、专利申请策略。涉及以下问题:第一,是否申请专利。一般而言,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只要具备专利申请条件,就应当申请专利。但若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更为有利,就不申请专利。包括以下情况:明显不能适用专利保护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虽可申请专利但申请专利可能对对手有利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技术保密可以明显得到长期独占市场的技术创新成果。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既不适宜申请专利,也不适宜于作为技术秘密保护时,可采取公开技术创新成果的办法。但必须科学把握公开技术创新成果的“度”,即公开并不是“和盘托出”,仅仅公开到可以限制竞争对手申请专利的目的即可,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公开。第二,何时申请专利。要了解拟申请国法律对申请原则的规定。如该国法律规定实行先申请原则,那么就要尽早申请。如果该国法律规定的是发明在先原则,就不必过早进行申请。要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情况及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合理确定申请日也即关键日。第三,申请何种专利。企业可根据自身发明创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专利申请种类。第四,申请哪国专利。我国企业向国外申请专利的方式有两种: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向有关国家或地区提出专利申请;也可以向《专利合作条约》国际局提交国际申请。
(三)、专利利用策略。包括:独占策略,即企业既不将自己的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也不将其专利权许可他人使用而独享专利权利的策略;转让策略,即企业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有偿转让专利所有权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有偿许可使用策略,即企业在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除了自己生产、实施产品和专利技术之外,许可其他企业使用专利,收取一定费用的策略;与产品相结合的策略,即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的专利时,要求他人必须同时购买自己的专利产品,以扩大企业产品销量,提高企业竞争地位的策略;与商标相结合的策略,将专利战略和商标战略结合使用会产生良好效果;交叉许可策略,即企业将各自拥有但比较接近的技术通过专利技术合同的形式使技术互相靠拢共同发挥作用的策略;协作策略,即企业以各自拥有的专利进行合作,既防止专利纠纷、又形成联合优势的合作策略。
(四)、专利防御策略。包括:取消对手专利权策略,即企业根据相关专利法律法规的规定,寻找并利用对手专利上的缺陷,启动专利权撤销程序或无效程序,部分或全部撤销对方专利权的策略;专利文献公开策略,即企业公开发明使竞争对手的专利失去新颖性,从而阻止竞争对手申请专利的策略;绕过权项策略,即企业绕过竞争以手的专利权项,开发不抵触的技术的策略;专利诉讼策略,即企业密切关注市场竞争动向,一旦发现侵权行为运用法律武器,及时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