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企业要发展,必须要重视专利技术的发展,因为那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关键。但实际上,但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同时,总会遇到许多人为或者客观的问题,尤其是客观问题,产生的可能性非常之高,那么,具体企业遇到的客观的专利战略问题有哪些呢?
(一)、专利意识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
(1)认为无专利的企业不需要专利战略。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大约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可见,我国企业专利工作基础相当薄弱。不少企业认为专利战略是拥有专利的企业才须实施的,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是将大量没有申请专利的企业排除在专利战略的实施主体之外。
(2)重创新成果,轻专利转化。我国的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15%,专利平均转化率仅为25%。而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专利转化率均达到70%以上。
(3)认为专利战略是以眼前的投资效益为目的。有的企业将专利战略理解为面子工程或响应政府号召的应景之作。
(二)、专利结构先天不足。尽管2006年上半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第三个100万件,这距离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第二个100万件仅用了2年3个月。但必须清醒看到,专利结构的先天不足仍然是影响专利战略实施的因素。从数量上看,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一半来自外国公司,主要是跨国公司,另外一半来自国内。从分布上看,近年来中国公民和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集中在中药、软饮料等领域,而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集中在移动通讯、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从构成上看,中国每申请100件专利,发明只有18件,82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来自国外的申请每100件就有86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发明专利。
(三)、专利管理尚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专利管理指导思想不明确,许多企业没有真正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挑战的战略高度认识专利管理;企业专利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专利信息渠道不畅通,对专利管理的惯例、法律法规不熟悉,许多企业不懂得也不想懂得如何利用专利文献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职务发明管理混乱,有些企业领导轻率出具“非职务发明创造”证明,致使发明创造人把职务发明创造作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造成严重后果。
(四)、专利流失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由于不申请专利造成大量高新科技成果严重流失;由于只申请中国专利而造成高新技术流失;中途放弃专利后造成的高新技术的流失;专利侵权现象严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非专利权人未经国有专利权人的许可在自己为生产经营目的而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的产品上擅自标注他人专利标记和专利号,造成国有无形资产流失。